Monday, October 20, 2008

年初至今平均下滑80% 化纤股是最便宜龙筹股

(2008-10-20)
去年投资者大量涌进股市,中资股的价格扶摇直上,今年却大幅滑落,富时海峡时报中国指数(FTSE ST China Index,简称“中国指数”)自年初以来下滑83%。

  近期,新加坡吸引不少中国福建和山东的化工纤维公司上市,就如伦敦另类投资市场(AIM)吸引许多矿产和金融股一样。但在这轮调整中,正是这些化纤股的跌幅最为惊人,今年初至今平均下滑80%,本益比跌至两倍,成为在本地最便宜的龙筹股。

  然而,便宜归便宜,是否意味着进场时机,还是“便宜没好货”?随着一些中资企业出现财政危现,中国金属(Ferrochina)的濒临破产及中国印染 (China Printing and Dyeing)管理层的“出走”,也让散户投资者该如何选购化纤股这个问题,蒙上了一层疑云。

股价惨跌几个因素

分析师说,化纤股会惨跌,主要来自几个因素。

  建力企业(Prime Partners)财务策划研究经理林庆顺指出:“今年以来,化纤业者的下游客户受到几个不利因素影响。一些公司在2月雪灾中被迫停产;北京奥运期间,中国中央政府约束了电力使用,影响了它们的产能。”

  另外,随着全球经济放缓,不少化纤业者已从9月起感受到需求锐减,有者高达一半。

  德意志摩根建富分析师王忠仁说:“中国纺织出口占了全球市场八成,第二大出口国为印度。欧美澳市场需求一减少,负责出口的下游纺织业势必受到影响——这产生连锁效应,打击供应纺纱和聚酰胺polyamide(尼龙)的上游化纤业者。”

  随着第三季业绩即将出炉,市场人士预计,化纤企业的表现将比去年同期逊色。
林庆顺说:“(盈利)今年料将增长20至30%,但明年许多公司扩展生产线、增加Capex(固定资产的投入),竞争会越发激烈,加上整个化纤和出口业盈利转弱,盈利增长料放缓。”

  另一方面,身为上游产业,也间接削弱了化纤股的升值能力。

  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研究部(SIAS Research)分析师卢俊东说:“在行情好时,化纤股本益比最多只有六七倍,升幅程度远不如消费者产业,如中国鸿星和中国鳄莱特,本益比可达15至17倍。”

  然而,以中期投资眼光来看,仅两倍的本益比仍相当“值得探讨”。但是否已见底,分析师的意见却分歧。

  王忠仁认为,中资股跌幅已达83%,许多企业已“烧到手”,有一半可能未来12个月的走势将横摆。卢俊东却认为,现在还未看到金融风暴真正的影响,至今仅金融和房地产股大跌:“等到这一批下来才是最低,但是否有短期技术性反弹就不知道了。”

  在市场不稳定之际,化纤企业是否“以大为美”也见仁见智。

  卢俊东说:“主要是看净利,如果比同行还要高,就代表它的产品很高档。不过,如果是小型公司、产品又大众化、大家都在做,就比较危险。”

 

投资者如何自保?

  随着信贷持续紧缩,一些中资股的企业监管和财政问题也浮出台面。然而在中国金属及中国印染“出事”前,几乎没有市场人士敲响警钟。投资者又该如何自保?
卢俊东指出,一些企业的财务“骷髅”隐藏在繁琐数字背后,不易为市场察觉,这个情况并不限于龙筹股,跨国企业如恩龙、霸菱等也皆因同样的原因而垮台。

  他说:“在资产负债表上,我会先看这家企业的净负债与资产比率(net gearing),手上所拥有的现金是否足够支付未来一两年的债务?接着把总利润除以本财政年所需支付的利息,看利润高于利息的几倍——如果高于四五倍就安全。另外,我也会看商业模式,未来几年是否能继续取得同样利润?”

  他表示,从账面上看来,许多化纤企业的负债率颇低、现金流算充裕:“但是,它们来新上市就为了向本地公众筹钱,因此原本就无需贷款太高。财务状况的关键是在可以及时收账、不至于引发坏账的前提下成立。这一行生意成交后,过账期限一般为30、60和120天。”

  值得一提的是,本地化纤股老大——力恒化纤(Li Heng)已公开承认,开始面临客户降价、延长赊账和付款期限等要求。

  尽管中资股过去历史增长强劲,林庆顺奉劝投资者不要光看业绩报告。

  他说:“短期业绩强劲,并不代表企业监管就是优质的。看看这些过去一个月垮掉的公司,中国金属的盈利一直在增加,但手头上的现金连一年内要偿还的贷款都无法覆盖。好的化纤公司都有分析师在追,投资者可上新交所网站阅读免费分析报告。一些企业定期发表文告宣布最新动向与投资者沟通。比起其他人每年只固定发布业绩报告和年报,这些公司的透明度就很高。”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