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在房地产信托领域渐形成
这次的危机起源于一个银行界泡沫,最终蔓延到所有领域:房地产、保险……最终引发全球信心危机。
我们应该从90年代初的科技泡沫(Dotcom bubble)学到教训——我把这次的称为“BankCom”——一群人跟风,投资在一个他们认为会不断成长膨胀的梦想,最终却不了解买的到底是什么。监管机构在哪里?为什么要允许市场售卖这些产品?投资者的教育又在哪里?在泡沫中,银行家变成了一门时髦行业,他们为银行赚取高收入,造就了他们的高薪,却导致不管风险的贪婪结果。他们售卖的最终不过是一张张废纸。
现在,我们看到另一泡沫在房地产信托(REITS)领域逐渐形成。这些投资产品向投资者承诺某个百分点的回报,也同时进一步推高购物商场的租金以争取这些回报,它们的greed(贪婪)变成了零售业者租户的grief(悲哀)。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一旦零售业者和小企业如果付不起高涨的租金而关门大吉,大家的生意也不用做了,所谓的REITS也会变成一堆交易用的废纸。我再度呼吁本地购物中心能减少一半租金,让零售业者能生存下去。
美大手笔救市是错误
这恐怕是有史以来最糟的经济衰退之一。金融社群中流动性过剩的严重性为历来之最,至于要如何化解,部分还要看各国政府能做什么。
新加坡经济基本面不错,通胀率逐渐降低,进口通胀率也不高,将是世界上受这轮风暴影响最低的经济体制之一,虽已正式进入衰退,但严重程度将远不及美国,我现在宁愿待在新加坡而不是美国。
不过,新加坡唯一的弱点是没有天然资源。眼看市场信贷紧缩到了连农夫都借不到钱扩展耕种农作物的地步,原料短缺的情况势必将恶化。
美国政府正在犯下一个接一个的错误:联储局不断大手笔减息、注资拯救所有企业,但放进更多资金,会进一步推高通胀压力,长期利率也更高。这与日本政府在90年代金融危机时期的政策没两样,后者的结果是造就了一堆“僵尸银行”和“僵尸企业”,行尸走肉般地苟且存活。日本市场至今仍比18 年前低了75%至80%,日本人仍把90年代视为“失落的十年”。
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爆发时,美国政府让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倒闭;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韩国让企业关门大吉;俄罗斯近一轮经济衰退时也让公司崩盘,整个系统得以彻底清理干净。这项历来成功的政策,美国政府这次却弃而不用,反而实施一种从未在美国成功过的政策,顺便把别人拉下水。整个系统本来应该奏效:有信心者并吞缺乏信心者的资产,但现在,缺乏信心者却得以保留资产,继续实施同样的伎俩,这么一来系统无法更新、重新启动。痛楚虽折磨人,但却只是短暂的几年。
美国政府根本没学到教训,现在仍在犯同样的错误。
另一方面,新加坡上一次类似的危机发生于70年代,但新加坡成功适应并复原。过去50年来,新加坡似乎学到了教训,建立起庞大的外汇储备及扎实的储蓄水平,同时把经济重心分散到教育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同时发展服务和旅游业。新加坡金融系统中的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程度远不及美国或伦敦的水平。
期货/商品价格正经历一轮调整,在市场资金极度短缺的情况下,人们毫无选择,什么都必须抛售,情况好转后,资金也会涌进。尽管(商品)价格会继续波动,但基本面不会受到摧残。在经济出现衰退时,商品价格会是最后一个下滑,经济出现复苏之际,商品也将是第一个回弹的资产。
不碰不了解的产品
金融危机演变至今,只需用两个字来解释:贪婪。贪婪向来是金融机构把业务扩展到专长领域之外的原因,如果安分守己停留在核心业务,公司就不会倒,方向一分散,麻烦就来了。
多数投资者经历了一轮信心大震荡。我对小投资者的忠告是:做足功课、在把辛苦攒来的血汗钱投下去之前,确保已获得足够的信息及教育。针对近来的结构产品(structured products)风波,它们的保障是存在的,但往往以附属细则(fine print)的形式出现。金融行销及从业员对投资者的态度应直截了当,集中在解释产品的风险上,确保投资者拥有足够胃口和体力承受及获益。如果侧面资料显示投资者承担不了风险,就别卖给他们。
这些复杂的产品是专为大型机构投资者而设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在科技泡沫时期不碰科技股。政府投资公司(GIC)陈庆炎博士公开表明他不了解、也不会去碰这些复杂的金融产品。我们为什么要去碰?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立法管制?但就像交通法令禁止人们超速、超车、随处停车一样,违法驾车者还是触目可见。我们一直相信法律能解决问题,但管制越多,违法者也可能就越多,最急需管制的其实是投资者的心态。
市场上这类“聪明”产品越来越多,我们希望透明度能增加,但不能要求政府完全停止售卖。全世界都有卖这些产品,有人赚钱有人亏,错不在产品身上,反而是投资者本身的心态和习惯。
虽然我们有“存钱有方、理财有道”(MoneySense)计划,新交所和证券行等机构也不时举办讲座,本地投资者教育水平仍嫌过低,散户还是老往股市跑或盲目地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产品。我们要扪心自问:有风险的胃口吗?市场或这家金融机构倒了怎么办?我们应该了解什么?不应该购买什么?
我们学到的教训是:永远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你的投资基本面强、投资组合分散,就不用担心,需要担心的是那些做出愚蠢决定的人。
要有良好企业监管系统
我们可从金融风暴的几个诱因来阐述所学到的教训:
①次贷:美国房市泡沫借由次贷证券蔓延到华尔街。只要房价继续上升,贷款者就因仍具套现偿还贷款的能力而继续借贷;但房价一跌,这些次级贷款也面临着被拖欠的命运。我们的教训是发放贷款时须负责,详查借贷者的信用和偿还能力。
②企业治理:在企业治理的领域内,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一般是分开的,决策权属于公司管理层,我们需要一个良好企业治理监管系统把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相结合。在华尔街,成功的冒险者得到过高回报,他们的失败却不受惩罚,这是企业治理失败的例子。
③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美国在1990年代末废除这项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划分的银行法,容许商业银行进入投资银行和证券业,开始为客户提供兼并与收购的咨询服务。这间接迫使投资银行不得不寻找其他收入来源,于是开始进行高杠杆交易,研发、包装和分销劣质金融产品的方式也越来越有创意。金融风暴发生后,我们是否可以检讨为金融业制定监管法令时,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④风险管理:景气好时,风险管理往往被忽略。许多金融机构在研发更复杂的衍生产品及进行高杠杆交易时,并没注意到潜在风险,因而影响了盈亏。
⑤对金融界创意的监管:必须取得一个微妙的平衡。管得太松,一有不慎会造成了恶性循环;管得太严,会影响金融业成长,错失了发展一个成熟金融业的可能。
针对国际上目前要求废除“按市场计价法”会计法则(mark to market accounting)的声浪,我反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近来逐渐从以历史成本(即当初购买资产所花的钱)计算资产价值转移到按市价计价的公允价值(fair value accounting)会计法则,造成一些公司业绩盈利波动连连。
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人相信这项会计法则是造成许多公司资产一夜间蒸发、整个市场也极不稳定的元凶,但也有更多人相信,公允价值会计提早披露企业的过高风险和杠杆,在它们拉垮整个金融系统之前矫正次贷的问题。
银行须面对大结构转变
金融危机情势瞬息万变,我们在几个星期前所想象不到的情况,现在已成为事实。市场是否已跌到谷底、未来的展望又如何,我不敢打保票,但我们的确从中学到几个教训。
身为银行家,我们必须面对一些大结构上的转变:市场里的杠杆降低——尽管我个人认为这对业务增长可能会不利——各国的监管机构也将实施更严格的资本储备要求,增加对资金风险管理的管制,对资产负债表结构和透明度的审核也将进一步提高。
在这个新环境中,融资会变得更昂贵,潜在融资管道也会减少。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也将同步放缓,我们对法国、西欧和美国等成熟经济体明年增长的中位数预测为1%。尽管如此,在新兴经济体中,我们却看到了正面的增长趋势,虽然步伐将不如以往,但通货膨胀的问题却得以舒缓。
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你可能会问:到底还有什么说得准?我们必须用“非常长期”的眼光来审视整个局势。兴业银行的综合零售和投资、把业务触角同时伸向成熟及新兴市场的“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ing)经营模式,已证明是这轮危机中较具耐力的银行之一。随着市场的竞争版图将改变,我们也看到了商机。
在美国一些岌岌可危的投资银行被并吞的同时,市场将逐渐整合成少数几个非常大的全能银行——摩根大通和高盛已转为传统的银行控股企业。
不过,整合的过程既复杂且费时,它们也必须投入相当的心血,甚至可能进一步重组,因此在短期内,这些银行料将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国国内市场。
对兴业银行这类银行来说,这可是个大好机会。在欧洲拥有非常全面的企业投资银行业务(CIB)的银行不多,同行竞争对手少了,其他银行也有要务缠身,这是我们发展更多客户、加强与客户的对话、进一步增加市占率的大好商机。这一点对企业投资银行尤其适用。
Sunday, October 19,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